弹指一挥,70年岁月如梭,2020年11月20日,通过观看《为了和平》,我看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党中央统筹兼顾,进行了有力的战争动员和正确的战争指导,采取了边战斗、边稳定、...
弹指一挥,70年岁月如梭,2020年11月20日,通过观看《为了和平》,我看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党中央统筹兼顾,进行了有力的战争动员和正确的战争指导,采取了边战斗、边稳定、边建设的方针,开展了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请欣赏:为了和平观后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5篇2022关于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精选集 篇一魏老师在分享纪录片观后感时热泪盈眶,2014-2020.9期间共有7批次716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正是这些可爱的人用自己的奉献和牺牲成就了中国的和平,我们才能够有机会在祥和稳定的环境中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更应该勇担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上下真功夫,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实现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精选集 篇二2022关于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精彩5篇
《为了和平》共6集,分为《正义担当》《殊死较量》《血性迸发》《英雄赞歌》《万众一心》《伟大胜利》。观看过程中,老师们聚精会神,被纪录片的内容所打动,深入的体会了爱国主义情怀,感受军人们的血性,体会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和奋斗精神。随后老师们在现场交流了感想:中国今日和平来之不易,今后一定要珍爱和平,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不断学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不断砥砺初心与使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会后,老师们纷纷写下了观后感。
通过此次影片的学习,老师们思想上受到了洗礼,心灵上得到了震撼,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时刻牢记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将抗美援朝精神和民族精神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构建大思政格局。
为了和平观后感 篇三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一年。
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史,是每一个中国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历史。它带给我们太多的痛苦,夹杂着悲伤和愤怒,带着血腥和杀气的风掠过了原本寂静的中国。
拥有5000灿烂历史的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日本对于中国这片土地垂涎欲滴。终于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响起了日军侵华战争的第一声炮声。然后他们肆无忌惮地在这片土地上烧杀抢夺。残忍地实行“三光”政策。
1937年12月,这是个灰色与血红色交杂的月份,因为在这个月中,在南京日军的刀枪下,原本繁华的南京只剩下漫山遍野的血红,灰蒙蒙的天空还有候鸟在空中绝望的低吟。他们视中国人为玩物,肆意宰杀、取乐。居然还有日本军官在这里展开“杀人”比赛,谁先杀死100个中国人就算获胜。南京城顷刻间横尸遍地。
但是,终究我们还是胜利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终于正式向中国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胜利是由无数战士的生命换来的。来得曲折坎坷,来得刻骨铭心。
六十年,可以让一棵小树苗,长成青葱的参天大树,70年也可以让一个朝气勃发的少年变成一个已年过花甲的老人。六十年前经历炮火洗礼的土地,今天灿烂的阳光下闪动着光彩。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向往和平,呼吁美好。让和平鸽衔着橄榄枝飞翔在天空 愿和平永驻人间。
以战争的话题作文以战争的话题作文
在地球的某个纬度,战争以一种令人窒息的速度传播着死亡和文明沦丧的讯息。在呛人的硝烟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弥散着死亡和流血的巴格达,依然彻夜亮着的城市之火,让我们忽然间滋生出一种辛酸的感动!人类应该永远记住这样的夜晚,记住人心在动荡的岁月是怎样艰难而执着地渴望着和平。
战争让生命变得如此脆弱,一如风中尘埃,一转眼便消失不见。而非典型肺炎的不期而至和香港艺人张国荣的命丧黄泉,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我们不由得要问:此生几何?
一些人无声无息地倒下,没有鲜花、没有墓碑、甚至没有人记得。生命仓促得如同一句匆匆的歌词,刚刚开了个头就煞了尾……
而人类的繁衍依然在硝烟和疫病中生生不息;
而生之意志依然在绝望中曲折而坚韧地向上攀升;
而在和平的风中忙碌的人们依然平凡而不懈地完成着人生的功课。
我们常常感叹现实的不公,却从不反思自己是否学会了忍耐和坚持;我们常常空想着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却从不踏踏实实地去做一件实事;我们不屑于富人的“暴富”,觉得那不过是机缘凑巧,却从不从别人身上受到启发,从而发家致富;我们日复一日地埋怨没有赶上好时候,却从不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身边的人总能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成功?
如果没有战争,也许我们仍怨天尤人着自己的一无所有,然后在愤愤不平中可悲地老去。是战争让我们醒悟——有了生命,一切便有了可能。想想炮火下的伊拉克,想想硝烟里的巴格达,想想那些在火光中爬满恐惧和绝望的面孔,然后再想想我们,想想和平的阳光和自由的空气就会发觉,其实我们已是如此的富有。
战争摧残了生命,战争也让更多的人看清了生命。战争让我们学会珍惜,因为战争,懒惰和不思进取变得可耻,而我们也终于明白:活着不需要理由,赚取幸福,就从现在开始……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范文摘选 篇四2022关于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精彩5篇
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1950年10月16日美国袭击朝鲜,中国派兵支援朝鲜。那些战士们本该在自己的国家安居乐业,但抗美援朝的消息一出,他们便义不容辞地赶往战场,战场上的枪林弹雨随时可能让他们丢失性命,可他们没有畏惧,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这也意味着他们随时可能壮烈殉国。
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也懂得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幸福,但你可曾想过那腥风血雨中浴血奋战的战士,没有他们的努力,哪有我们现在的生活啊!
为了和平观后感 篇五在动荡的20世纪,发生了一场深刻影响亚洲乃至世界历史潮流的战争,甚至撬动了当今大国的棋局。
70年前,鸭绿江对岸的三千里山,一座接一座被炮火撕裂。20多个国家直接或间接卷入了这场战争。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霸权主义者惊惶失措地离开了现场。正义的旗帜又在38纬线上高高升起。直到那时,和平的太阳才真正照耀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
主席指出:“抗美援朝的伟大战争是保卫和平、抵抗侵略的正义战争”,如果西方军事史学家把公元前5世纪的马拉松战争称为“欧洲诞生的呐喊”,那么20世纪中叶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
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写道:“朝鲜战争对中国来说不仅仅是一场平局。”。它建立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军事大国和亚洲革命的中心。它还确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这种威信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保持不变。”
事实上,基辛格只对了一半。抗美援朝的伟大战争,既是新中国的“建国战争”,也是世界进步力量的“和平保卫战”。
“抗美援朝,保卫国家”。这四个字都不能深刻地揭示中国人民在长期遭受列强屈辱后对战争的理解。
从胜利的那一刻起,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更加坚定自信地踏上了伟大复兴的道路。
在随后的岁月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危险、风险和挑战,中国人民反抗暴力、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从未改变,而且长期得到加强。